電改跨過“大門檻” 迎來全面市場化交易時代
作者: 日期: 2019/6/28 14:58:08 來源:電改邁出一大步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的《關于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的通知》,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提高電力交易市場化程度。即,經營性電力用戶的發用電計劃原則上全部放開。
除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等行業電力用戶以及電力生產供應所必需的廠用電和線損之外,其他電力用戶均屬于經營性電力用戶。
文件明確全面放開經營性發用電計劃后的價格形成機制。其中,對于已按市場化交易規則執行的電量,價格仍按照市場化規則形成。
文件還鼓勵電力用戶和發電企業自主協商簽訂合同時,以靈活可浮動的形式確定具體價格,價格浮動方式由雙方事先約定。
電改是塊難啃的硬骨頭,2015年以來,作為新一輪電改“放開兩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發用電計劃放開的改革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展開。其中,2017年3月明確“逐年減少既有燃煤發電企業計劃電量”;2018年7月“全面放開煤炭、鋼鐵、有色、建材四大行業用戶發用電計劃”。如今,瓜熟蒂落,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改革終于邁出關鍵性一步。
今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介紹今年20項年度重點改革任務時透露,“經營性行業的發用電計劃將全面放開”就是一條。
改革走向縱深 利好漸次展現
電改帶來電力交易方式的轉變。伴隨著電力定價方式的徹底改變,其直接好處是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活躍、交易量增加、以及降成本。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2018年度電力市場交易信息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家電網經營區域電力直接交易電量122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1%,降低電力用戶用電成本373億元,平均降低電價30.1元/千千瓦時。
廣西電力交易中心近日發布的數據也很有說服力。據統計,截至5月31日,該交易中心共組織42批次市場化交易,累計直接交易電量60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3%,年度內直接交易電量首次突破600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廣西電力交易中心根據廣西電源結構特點及用戶交易需求,先后開展年度長協交易、增量交易、月度競價交易、發電權交易等11類交易品種交易,預計降低用戶購電成本73.7億元,在改革紅利釋放等利好因素推動下,有效拉動工業平均開工率達78.8%,同比提高6.9個百分點。
當然,改革沒有休止符,電改還在向縱深發展。就在前日,蒙西電力市場現貨模擬試運行正式啟動。至此,我國電力體制改革中的8個現貨交易試點省份全部完成現貨規則制定并啟動模擬試運行。
另外,為加快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將增量配電試點向縣域延伸,在各地推薦報送和第三方機構評估論證的基礎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26日還公布已確定甘肅酒泉核技術產業園等84個項目,作為第四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