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丨售電市場觀察之售電公司如何面對電廠側抱團控價?
作者: 日期: 2019/8/27 17:40:26 來源:日前,北極星售電網發的一篇讀者投稿《生死存亡之際,陜西民營售電公司何去何從?》獲得廣泛關注,粉絲紛紛前來留言,小編看完之后還真是覺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么大家到底都發表什么看法了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首先咱們先回顧一下事件的原委:
在這篇投稿中稱,陜西省2019年上半年電力交易中出現了電廠側聯盟實施抱團控價的現象,導致陜西電力用戶度電優惠價差從2018年下半年的5-8分下降到2分左右,致使售電公司利潤大幅下降甚至出現虧損。電廠側聯盟向民營售電公司確定1.60分/千瓦時的價差,向國營售電公司確定1.85分/千瓦時的價差;民營售電公司不得爭搶國營售電公司的用戶,但是國營售電公司可以搶民營公司用戶……
文章中的觀點是國營售電公司與電廠側組成利益聯盟,實施差異化價差,剝奪了民營售電公司生存空間,破壞了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粉絲留言有對此現象表示同情憤慨的,也有對電廠的做法予以理解和支持的,當然也有保持中立和對未來電力市場表示期待的。
我同情你 我比你慘 我們可以做朋友了
好多粉絲評論說,2分的價差已經不錯了,河南電廠側聯盟后情況更加嚴重,出現了1厘的價差空間。
無形之手干預市場違背了公平公正的市場交易原則
在評論中我們發現,有粉絲就國營和民營公司的區別對待展開討論,大家認為,電廠抱團對國營企業和民營企業進行差別對待是不公平的體現,違背了電改的初衷。
電廠抱團是生存需要 售電公司重點是提升服務水平
為數一半的留言評論認為電廠側的做法沒有錯,電力體制改革是宏觀的,發展需要實事求是,目前陜西的發電企業虧損嚴重,再給民營售電公司低買高賣賺差價,就只剩下走向破產之路了。電改引入了售電公司這一新興事物,但其定位絕不應該只是賺取價差,提供綜合能源服務是其最終出路,只有提升企業自身的服務水平,真真正正為用戶提供對應的售電服務和增值服務才是售電公司的終極目標。
沒有誰對誰錯 只是佛系的人群太少
有評論說,售電公司和發電企業都是為了生存,沒有誰對誰錯。當售電公司做好增值服務,當發電企業不再冒著大幅虧損去競爭原本“心有所屬”的電力用戶,資源分配也就合理化了。
總之從評論看,電改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改革的阻力還是很大的。從發電側來說,改革需要淘汰落后產能,發電企業面臨產業調整;售電公司需要提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用戶粘性,向綜合能源服務供應商發展。但無論目前市場現象如何,國家的改革方針都是正確的,相信電力交易市場一定會朝著公平、公正、有序的方向發展。